年报
经济研究所2013年度工作总结

2017-07-16

调整字号:

    2013年,我所深入学习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认真贯彻院党组“科研强院、人才强院和管理强院”的办院方针,坚持以科研工作为中心,扎实抓好党建工作,精心实施创新工程,贯彻落实管理强所,求真务实、开拓进取,各项工作取得了新的成绩和进步。

    一、坚持以促进科研工作为根本,党建工作扎实深入 

    一年来,始终把党委、支部建设作为关键环节常抓不懈,进一步推进马克思主义学习型党组织建设,进一步健全完善领导体制,进一步加强密切联系群众,认真抓好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的深入学习,扎实抓好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党委、支部建设在改进思想作风、优化素质结构中取得明显进步,广大党员干部的政治觉悟和创造活力明显增强,有力地促进了以科研为中心的各项工作顺利开展。

   (一)注重实效,深入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

    在所党委的领导下,严格按照院统一部署,落实“照镜子、正衣冠、洗洗澡、治治病”的总要求,结合我所实际,认真完成了学习教育、听取意见,查摆问题、开展批评,整改落实、建章立制等三个环节的各项任务,取得了扎实成效,达到了预期目的。

    坚持将学习教育贯穿始终,为教育实践活动提供有力的思想保证。所党委对搞好这次教育实践活动高度重视,在院动员大会后,立即召开所党委、所长办公会联席会议,深刻领会中央精神和院党组要求,研究制定了《经济研究所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实施方案》,成立了教育实践活动领导小组。及时召开全体党员大会对我所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进行动员部署。在教育实践活动开展过程中,采取理论导读、领导宣讲、体会交流等多种形式,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一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学习《论群众路线——重要论述专题摘编》、《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学习文件选编》,学习院里下发的关于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领导讲话和相关文件。通过学习教育,使全所人员进一步提高了认识,端正了态度,统一了思想,为搞好整个教育实践活动打下了坚实思想基础。

    坚持将教育活动与实际工作紧密结合,确保教育实践活动落到实处。坚持教育实践活动与各项工作“两手抓、两不误、两促进”。努力把教育实践活动与贯彻十八大、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结合起来,与开展我所党委、纪委换届选举工作结合起来,与实施创新工程结合起来,与加强学风、文风、作风建设结合起来,与加强人才队伍建设和各项管理工作结合起来。既做到教育实践活动的基本步骤、规定动作“不能少、不变通,保质保量”,又要做好教育成果向实践的转化工作,使教育实践活动的每个环节、每项措施都能为中心工作服务,以各项工作的实际成果检验活动成效。

坚持领导带头、以身作则,确保教育实践活动高效有序开展。领导班子成员在教育实践活动中充分发挥了带头示范作用,对于活动的各个环节,班子成员都能把自己摆进去,带头学习、带头宣讲、带头听取意见、带头谈心、带头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带头进行整改。党委书记、所长裴长洪同志,以普通党员身份,虚心听取群众意见,认真查摆存在的问题,深刻剖析思想根源,亲自制订领导班子和个人的整改措施。班子其他成员能够认真撰写对照检查材料,主动征求意见建议,反复修改充实。1120日,王伟光院长参加了我所领导班子专题民主生活会。会上,班子成员态度认真,认识深刻,敢于揭短亮丑,民主氛围浓厚。王院长对会议给予了高度评价,并明确提出了经济所“三个重镇、一个加强”的发展方向。正是由于领导班子切实发挥了“领头羊”、“排头兵”的作用,使得全所形成了“层层抓落实、人人齐参与、事事见成效”的良好局面,保证了教育实践活动的有序开展。

坚持宣传引导、联络沟通,为教育实践活动营造良好氛围。利用《科研与管理》简报、《工作通讯》对教育实践活动的开展进及时行宣传报道,适时召开全所党员大会和离退休老干部会议,向大家通报教育实践活动的开展情况。所教育实践活动领导小组办公室积极主动与院督导组沟通联络,及时汇报活动的进展、发现的问题和取得的成效,以便第一时间得到院督查组的帮助指导,使教育实践活动开展的更扎实、更深入。

通过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主要有以下几点收获:

    第一、政治方向和学术导向进一步明确。

所党委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和学术导向、坚守党的意识形态阵地的自觉性和紧迫性明显增强;为什么人搞科研、科研工作为谁服务的方向更加明确;对加强全所科研人员,特别是青年科研人员的学风引导,纠正单纯学术观点的力度进一步加大。

    第二、群众路线意识进一步提高。

所党委对执行群众路线的思想认识明显提高,群众观点明显加强。工作中注重广泛发动群众,紧密联系群众,充分听取群众意见,尊重群众首创精神,更加自觉地深入基层、深入群众开展调查研究,使科研工作能够更好地为广大群众服务。

第三、执行中央八项规定力度进一步加强。

我所严格执行中央八项规定,控制会议数量,精简会议文件,坚持开短会、开实会,开有质量的会。8月份召开的暑期工作会议,压缩了时间、精简了议程,会场和房间不摆放水果和鲜花,安排自助餐、不上酒水,不发礼品。把新春团拜会改为离退休老干部茶话会,既避免了铺张浪费,又达到了交流感情,促进团结的目的。

第四、学风文风进一步端正。

进一步弘扬理论联系实际、求真务实、科学严谨的学风,科研人员开展深入调查研究的自觉性进一步加强,重数量轻质量、急功近利的浮躁学风得到根本改善。

    第五、工作作风进一步改进。

领导干部与基层群众的沟通联络越来越多,为群众服务的意识越来越强。管理人员能够更加热心、尽心、细心地为科研服务,服务质量进一步提高,有力地促进了管理水平的提升。

第六、进一步促进了以科研为中心的各项工作。

通过教育实践活动,提高了广大党员干部的政治觉悟,激发了科研队伍的创造活力,以科研为中心的各项工作取得了明显成效。

   (二)精心筹划,认真抓好党委、纪委换届工作

    2014年,我所有两名党委班子成员达到退休年龄,班子由5人减为3人。为切实加强组织领导,更好地发挥党委的领导核心作用,2013年年初,党委就把“两委”换届工作提到了议事日程,把它作为阶段性的中心工作摆在重要位置抓紧抓好。

1、广泛动员,统一思想。把《中国共产党俄罗斯专享会294官网版研究所委员会工作条例》发给每个党员,利用党员大会和党小组会对党章和条例进行专题学习,使每名党员充分认清换届工作的重要意义,充分认清肩负的重要职责;先后组织召开党委会、支委会、党小组长会、党员代表座谈会等,广泛征求意见、建议。通过学习动员,统一了思想、明确了目标,进一步提高了广大党员的参与意识,增强了每名党员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2、坚持标准,优化结构。“火车跑得快,全靠车头带”,选准配强领导班子,对经济所的建设至关重要。在确定候选人时,党委本着“优化结构、着眼长远”的原则,广泛征求意见、充分尊重民主,全面衡量、充分酝酿,坚持把思想政治标准摆到首位,并在年龄、性别等方面进行了通盘考虑。既看在理想信念、政治立场、政治纪律和贯彻执行重大决策部署等方面的情况,又看在关键时刻和涉及个人切身利益时的具体表现,既重能力又重德行,既重政绩又重政德。

3、组织严密,程序规范。严格按照党章和《中国共产党俄罗斯专享会294官网版研究所委员会工作条例》的规定要求,严肃纪律、公开透明,严格程序、精细组织,同时邀请院换届工作联络组全程监督指导。全所在职和离退休党员共计110名参加了会议。会议以无记名投票方式,差额选举产生了新一届经济研究所党委委员和纪委委员,裴长洪、张平、杨春学、刘兰兮、杨元宏、朱恒鹏、张凡等7位同志当选为新一届所党委委员;刘兰兮、王砚峰、杜文兰、常欣、姚宇等5位同志当选为新一届所纪委委员。党员大会后召开了新一届所党委、纪委第一次会议,选举产生了新一届所党委书记和纪委书记,裴长洪同志当选党委书记,刘兰兮同志当选纪委书记。

() 持续深入,扎实推进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的学习研究

抓好学习深化。采取集中学习与自学相结合、走出去与请进来相结合的形式,认真抓好学习宣讲;突出“学、讲、议”三个环节,深化对《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的理解领会。坚持党委理论中心组学习制度,做到领导干部先学一步、深学一步。在全所组织深入学习十八大和十八届三种全会精神专题报告会,所领导带头宣讲。裴长洪所长参加了由院里组织的学习三中全会精神宣讲团,有多名科研骨干应中央主流媒体的邀请,对三中全会精神进行解读宣讲。专门邀请参与起草撰写《决定》的张卓元老师做辅导报告,使全所同志对《决定》的学习更为系统,理解更为深刻。

加强理论研究。结合工作实际,发扬我所基础研究的优势,以推出高水平研究成果为重点,着力深化对十八届三中全会和《决定》精神的探索研究。集中科研骨干组织攻关,发表了一批重要理论文章,产生了一批有代表性的科研成果。根据院里部署,由裴长洪和张平、杨春学三位所领导牵头主持,承担了多项关于学习贯彻三中全会精神和深化改革的研究课题。

    二、坚持以实施创新工程为牵引,科研工作有序推进

紧紧围绕实施创新工程,狠抓全所创新项目和各类科研课题的研究,不断完善科研管理制度方法,科研工作开展顺利,成效明显。

一)、科研成果

    全年共出版专著19, 653.6万字;学术论文105, 102.01万字;研究报告17, 109.7万字;学术资料1部,176万字,古籍整理1部,31.3万字;一般文章26,12.6万字;论文集5部,195.5万字。

主要成果有:

    1、《中国海外投资促进体系研究》(专著),作者:裴长洪。社科文献出版社20135月出版。

    2、《减贫与包容:发展经济学研究》(专著),作者:朱玲。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31月出版。

    3、《经济危机整体论——马克思主义经济危机理论再研究》(专著),作者:裴小革。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34月出版。

    4、《历史上西北民族贸易与民族地区经济发展》(专著),作者:魏明孔等。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212月出版。

5、《中国经济高速增长中的信贷扩张与金融扭曲》(专著),作者:张磊。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37月出版。

    6、《进口贸易结构与经济增长:规律与启示》(论文),作者:裴长洪。载《经济研究》2013年第7期。

7、《中国经济转型的结构性特征、风险与效率提升路径》(论文)作者:中国经济增长前沿课题组。载《经济研究》2013年第10期。

8、《如何压缩贫富差距?——美国百年历史的经验教训》(论文),作者:杨春学。载《经济学动态》2013年第8期。

9、《当前公有制促进共同富裕的三个着力点》(论文),作者:胡家勇、武鹏。载《经济学动态》2013年第9期。

10、《中国劳动力市场的户籍分割效应及其变迁——工资差异与机会差异双重视角下的实证研究》(论文),作者:陈雪娟。载《经济研究》2012年第12期。

   (二)、课题立项、结项及进展情况

1、课题立项

新立项课题48项。其中国家社会科学基金4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1项;国家软科学研究计划1项;院国情重大(推荐)1项;院国情调研重点7项;院国情考察活动1项;院国情调研重大第3批乡镇调研(第二期)5项;院交办委托3项;院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与理论研究1项;研究室建设5项;所重点10项。

2、课题结项

共有56项课题通过验收并正式结项。其中国家社会科学基金6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1项;院重大 1项;院重点8项;院青年启动基金4 项;院国情调研重大(推荐)3项;院国情调研考察活动 1项;院国情调研重点11项;院国情调研重大课题乡镇调研5项;院青年学者发展基金3项;院基础研究4项;院交办委托4项;参加工业所、农发所国情调研重大5项。

3、正在进行中的课题

正在研究并相继取得阶段性成果的课题43项。其中国家社会科学基金15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项;院重大、院重点3项;院国情调研重大1项;院国情调研重大课题(乡镇)调研11项;院交办委托2项;院学术名刊建设3项;重点学科建设5项。

   (三)、获奖情况

1、第八届(2013年)俄罗斯专享会294官网版优秀科研成果奖评选

我所有7项成果获“第八届(2013年)俄罗斯专享会294官网版优秀科研成果奖”。其中获得二等奖的优秀成果3项,专著:张平、刘霞辉主编的《中国经济增长前沿》;刘小玄著的《奠定中国市场经济的微观基础》。论文:杨春学的《和谐社会的政治经济学基础》。获得三等奖的优秀成果4项,专著:裴长洪主编的《共和国贸易60年》。学术资料:封越建、王砚峰整理的《清代道光至宣统年间粮价表》。论文:刘克祥的《近代农村钱庄的资本经营及其特征—近代农村钱庄探索之二》;赵志君、陈增敬的《大国模型与人民币汇率评估》。

22013年度俄罗斯专享会294官网版优秀信息成果奖

我所共有13篇研究报告获俄罗斯专享会294官网版优秀对策信息成果奖。12篇获对策研究类成果奖:其中一等奖1项,二等奖4项,三等奖7项。获得一等奖的是:汪红驹的《及早应对潜在经济增长率下降带来的风险》。获二等奖的是:刘树成的《当前我国经济走势分析》;姚宇等的《关于制定面向新城市人口公共政策的建议》;宏观经济分析课题组的《2012年第三季度经济形势分析与预测(上、下)》;陈其广等的《防止发达国家侵夺中医药知识权益保护迫在眉睫》。获得三等奖的是:张平等的《2012年我国经济发展前景与政策展望》;裴长洪等的《我国劳动要素禀赋优势动态变化分析》;张平、张晓晶的《2012年第二季度经济形势分析与预测》;陈其广的《中医药国际发展面临的问题及对策》;朱玲的《把收入分配原则转化为有效的操作性政策》;于祖尧的《西方市场原教旨主义的衰败》;裴长洪的《我国境外经贸合作区的问题与对策》。1篇获情况报告类成果三等奖:裴长洪、常欣的《寻求体制转型与发展转型的新突破》。

   (四)创新工程取得新的进展

我所作为全院创新工程的试点单位之一,经过两年来的创新实践,积累了一些实际工作经验,取得了一定工作成效。初步完成了与创新工程相匹配的人才配置、机构建制、制度建设等基础工作,初步搭建起了所研究交流平台,确定了各研究领域的学科带头人和青年后备力量,按时且较高质量完成了规定的各项任务。

新增研究项目进展顺利

2013年新增5个创新研究项目:

1、朱玲担任首席研究员的《公有企业收益共享机制的国际比较》。

2、徐建生担任首席研究员的《我国初期工业化模式形成与路径探索:观念和探索》。

3、裴小革担任首席研究员的《经济危机相关理论及其历史作用研究》。

4、魏明孔担任首席研究员的《中国传统经济再研究:以制度转型为视角》。

5、《再分配与公共福利的政治经济学》。   

目前,全所共有12个所级创新研究项目。各项目完成了相关的阶段性成果,进展顺利。

    2014年新增创新项目和科研工作重点

    1.新申报的创新项目2014年拟申报的创新项目为《中国经济新增长阶段的主要特征与结构调整研究》,项目首席研究员由副所长张平研究员担任。该项目试图综合吸收马列主义政治经济学理论、中国实践及现代经济增长和发展理论,运用计量最新的“合成控制法(synthetic control methods)”,比较、研究和模拟当前经济增长阶段新特征和结构转变方向。研究具有前瞻性,立足当前,研究未来一段时期内中国经济发展新阶段特征和经济结构调整的战略必要性、理论机制以及政策措施。该项目的实施,将有助于从理论和政策上更好地理解中国经济发展新阶段特征和结构调整的内涵、实质和方向,有助于对结构调整的冲击、效果的量化评估,加深对经济发展阶段和机制的认识。通过艰苦地探索以效率持续改善引导结构转型的道路,为国家能成功跨越中等收入陷阱、实现平衡增长找到新路子,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现实意义。预期研究成果能具有较好的社会价值。

    2、围绕“三个重镇、一个加强”,整合科研力量、优化学科建设围绕王伟光院长对我所提出的“三个重镇、一个加强”要求,设立6项所级重大研究课题,分别以创新项目组、研究室和期刊编辑部为依托,打破研究室、创新项目组和期刊编辑部的界限,整合科研力量,优化学科建设,重点开展研究。在课题研究经费上,将加大从院年度总额拨付的研究经费中的分配比重,最大限度地予以倾斜。6项所级重大研究课题、牵头负责以及参与协作的单位或项目组分别是:        

   1)《<资本论>当代价值研究》。该项课题研究由政治经济学研究室牵头,以当代西方经济理论研究室和《经济危机相关理论及其历史作用研究》项目组为依托,《经济学动态》编辑部部分研究人员参加。

   2)《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研究》。该项课题研究由《经济制度比较研究》项目组牵头,以政治经济学研究室和当代西方经济理论研究室为依托,《经济研究》编辑部部分研究人员参加。

   3)《中国宏观调控理论研究》。该项课题研究由宏观经济学研究室牵头,以经济增长理论研究室、《中国宏观经济监测与政策研究》项目组和《中国经济增长理论与应用研究》项目组为依托,《经济研究》编辑部部分研究人员参加。

   4)《收入分配制度与公共政策研究》。该项课题研究由《中国收入分配政策与制度研究设计》项目组牵头。以发展经济学研究室、微观经济学研究室和《公共经济学研究室学科建设》项目组为依托,《经济研究》编辑部部分研究人员参加。

   5)《中国经济发展道路的历史探索》。该项课题研究由中国现代经济史研究室牵头,以中国经济史研究室、《中国传统经济再研究:以制度转型为视角》项目组、《我国初期工业化模式形成与路径探索:观念和实践》项目组和《工业化、城镇化进程中农户经济的转型研究》项目组为依托,《中国经济史研究》编辑部参加。

   6)《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理论研究》。该项课题研究由当代西方经济理论研究室牵头,以《经济危机相关理论及其历史作用研究》项目组和政治经济学研究室为依托,《经济学动态》编辑部部分研究人员参加。

   (五)、推动科研管理创新

1、建章立制,对创新项目的研究跟踪管理。今年是我所进入创新工程的第二年,为加强对创新项目研究的管理,探索方法,积累经验,有针对性地制定和修改了多项管理规定。主要有:《经济研究所创新项目月度进展情况调查表》、《经济研究所创新项目月度进展情况统计表》、《经济研究所研究人员年度考核标准》、《经济研究所关于加强业务学习和规范科研管理工作的若干规定》以及《经济研究所财务管理规定》等。

2、办好《科研与管理简报》和《所工作通讯》。为及时、全面地反映我所各项工作的进展情况,今年共计编发《科研与管理简报》24期,《所内工作通讯》12期。与去年相比,一是增强了及时性,针对全所的工作重点以及工作重心的变化,第一时间做出了报道和反映。二是增强了全面性,刊物的信息量有了较大幅度地增加。

3、精心组织国情考察活动在加强国情调研项目管理的同时,也对国情考察活动进行创新尝试。为全面贯彻落实中央“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精神,增强科研辅助、后勤管理人员对当前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情况的了解,72427日,由所党委书记、所长裴长洪带队,副所长张平、所长助理兼办公室主任杨元宏、微观经济学研究室主任朱恒鹏以及科研处、办公室、人事处和图书馆的工作人员30余人赴山东寿光,对当地的经济社会发展情况进行了全面的学习考察,进一步了解当前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所面临的新形势、新任务,使大家能够更好的理论联系实际、把握中央精神,增强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全面加强和提升科研管理水平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六)主要学术活动

1、“全国第七届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发展与创新论坛”。由我所与四川大学共同主办。会议主题是:结合中国经济改革与发展的现实,推进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发展和创新。研讨的主要内容有:用科学的态度与方法推进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发展与创新;关于马克思主义经济学若干理论问题的探讨;马克思主义经济学与中国经济改革;马斯克主义经济学与中国经济创新等。

2、“中国政治经济学第十五届年会”。由我所主办,黑龙江大学经济与工商管理学院承办。会议的主题是:关键领域、重点环节改革。研讨的主要内容有:深化改革的方向;政府和市场的关系;收入分配改革;所有制改革;垄断行业改革和民营经济发展等。

3、“2013年产业组织前沿问题研讨会”。由《经济研究》杂志社、东北财经大学产业组织与企业组织研究中心、经济学院、《财经问题研究》杂志社、中国工业经济学会、《经济研究》杂志社共同主办。会议的主题为:产业组织理论前沿与公共政策。研讨的主要内容:战略性新兴产业、光伏产业的产业组织问题、食品安全规制、企业兼并竞争评估与产业政策、反垄断理论与政策、高新技术领域反垄断问题、折扣定价、研发与创新绩效、能源补贴、航空与高铁竞争、出租车市场规制与垄断、多单位拍卖、价格理论新进展等。

    4、“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增长与收入差距问题研究论坛”。由我所、《经济研究》杂志社和延边大学经济管理学院联合主办。会议的主题为: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增长与收入差距。会议的主要议题有:宏观经济环境;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增长;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等。

    5、“中国经济增长与周期( 2013)国际高峰论坛”。由我所、首都经济贸易大学、《经济研究》杂志社、《经济学动态》杂志社、香港经济导报社、中国经济实验研究院、特大城市经济社会发展研究院等单位联合主办。会议的主题为:中国经济发展转型与宏观政策选择。会议的主要议题有:宏观经济增速趋缓的原因及未来增长潜力;经济增速趋缓背景下的宏观政策选择;突破中等收入陷阱,实现经济发展转型与城镇化目标。

6、“中国政法经济论坛”。由我所、《经济研究》编辑部和中国政法大学商学院共同主办。会议的主题为:我国市场经济运行及法制国建建设。会议的主要议题是:法制经济与市场经济;法制经济与政府行为;法制经济与市场主体行为;市场秩序与市场环境等。

7、“全面提高开放型经济水平研讨会”。由我所、《经济研究》编辑部和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国际经济贸易学院联合主办。会议的主题为:加强顶层设计,全面调高经济开放水平。会议的主要议题包括:宏观战略与全球治理;开放经济下的企业;比较优势陷阱;食品消费转型和农产品贸易;国际贸易、民主和儿童安全。

8、“民间金融、民营企业与区域经济转型升级研讨会”。由我所、《经济研究》编辑部、杭州师范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浙江大学全球浙商研究院、儒商研究中心联合主办。会议的主题为:区域经济转型视角下民间金融民营企业研究。会议的主要议题为:民间金融改革研究;民营企业治理结构研究;区域经济的转型升级等。

9、“2013年度中国现代经济史学科研究动态与前沿问题讨论会”。由我所、俄罗斯专享会294官网版中国现代经济史研究中心、俄罗斯专享会294官网版当代中国研究所、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共同主办。会议的主题是:中国现代经济史学科研究动态与前沿问题。会议的主题包括: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点问题;中国模式的不同视角研究;当代金融是研究等。

10、“虚拟经济与实体经济之间关系”学术研讨会。由《经济学动态》和四川师范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共同举办。会议的主题为:虚拟经济与实体经济之间的关系。会议的主要议题包括:投资情绪理论与金融研究方法创新;中国虚拟经济行业与实体经济运行;马克思主义危机理论与金融危机;电子商务等。

11、继续坚持不定期召开所内“午餐学术研讨会”、“读书报告会”并编辑印刷研讨会论文集。全年共举办28场次。

   七)持续抓好期刊建设

我所主办的三个期刊严格贯彻院“统一管理、统一经费、统一印制、统一发行、统一入库”的方针,坚持正确的办刊方向,遵守国家和我院期刊出版工作政策法规,严格把握发表文章的政治方向、学术导向和学术道德标准,学术品质和编辑水平继续保持了在学术界的领先地位。全年共编辑28期,1010万字。

1、《经济研究》(月刊),主编:裴长洪

2013年,该刊成为创新工程学术期刊首批试点期刊。在2013914日开幕的首届中国(武汉)期刊交易博览会上,被评为“全国百强期刊”。据《中国学术期刊影响因子年报(人文社会科学)》统计,该刊的各种影响因子继续在人文社会科学期刊中名列首位。

    本年度刊发的有代表性的论文主要有:

   1)《融资约束、营运资本管理与企业创新可持续性》,作者:鞠晓生、卢荻、虞义华,载2013年第1期。

   2)《环境管制与生产率增长——以APPCL2000的修订为例》,作者:李树、陈刚,载2013年第1期。

   3)《中国制造业资源配置效率与全要素生产率》,作者:龚关、胡关亮,载2013年第4期。

   4)《进口贸易结构与经济增长:规律与启示》,作者:裴长洪,载2013年第7期。  

   5)《中国经济转型的结构性特征、风险与效率提升路径》,作者:中国经济增长前沿课题组,载2013年第10期。

   6)《理解中国经济发展的过去、现在和将来——基于一个贯通的增长理论框架》,作者:蔡昉,载2013年第11期。

    2、《经济学动态》(月刊),主编:杨春学

该刊专门开设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专栏,从各种角度探索政治经济学的发展方向和创新渠道;专门选择经济学界普遍关注的社会重点、焦点、难点问题作为栏目专题,从不同角度进行深入探讨,将问题谈深谈透,把道理讲清摆明,得到社会的广泛好评。

本年度刊发的有代表性的论文主要有:

   1)《中国户籍制度下的城市化与结构转变》,作者:刘雅南、邵宜航,载2013年第1期。

   2)《对未来经济发展取向和增长理念的若干分析——学习理解中央关于经济工作的新精神、新部署》,作者:裴长洪,载2013年第2期。

   3)《中国经济发展新阶段的金融改革》,作者:李扬,载2013年第6期。

   4)《如何压缩贫富差距? ——美国百年历史的经验与教训》,作者:杨春学,载2013年第8期。

   5)《供给侧的宏观经济管理——中国视角》,作者:刘霞辉,载2013年第10期。

   6)《近两年关于国有经济的地位、作用和效率问题的争论与评析——结合十八届三中全会的<决定>进行分析》,作者:卫兴华等,载2013年第12期。

     3、《中国经济史研究》(季刊),主编:刘兰兮

 2013年,该刊进行了改版,在封面醒目位置标明“国家社科基金资助期刊”,封面和内文用纸质量得到提高,整个杂志外观令人耳目一新;设立“国家社科基金项目成果”专栏,以推广宣传国家社科基金项目成果;根据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两个三十年”评价的讲话,在第三期安排了“纪念改革开放三十年”专栏;为了进一步提高国际化程度,在原有英文目录的基础上,增加了英文提要。

 本年度刊发的有代表性的论文主要有:

(1)《中国地主制经济的经济强制问题》,作者:方形,载2013年第1期。

(2)《近代中国的银行资本、货币量与货币化(19101936)》,作者:崔文生、刘巍;载2013年第2期。

(3)《共和国经济是一条历史长河——60余年经济发展中的继承、改革与建设》,作者:董志凯,载2013年第3期。

(4)《中国对外贸易65年的基本线索:变革与增长》,作者:裴长洪,载2013年第3期。

(5)《改革开放以来农村土地变革的法律、政策与实践回顾》,作者:张晓山,载2013年第3期。

(6)《华北农户借贷渠道变迁之管窥——基于“无锡保定农村调查”系列资料(19302010)的分析》,作者:赵学军,载2013年第4期。

   (八)加强国际学术交流与合作

1、出访和对外学术交流情况2013年我所出访2542人次,赴爱尔兰、美国等16个家和地区进行访问,其中承担院级协议项目1项,福特个人长期进修项目1项,院中青年学者出国进修专业外语项目1项,所组团出访5项,其余为进行学术访问、参与合作研究及参加国际会议等。全年收到出访报告6篇。

2、接待情况2013年接待主要来自美国、俄罗斯、韩国等2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访问学者2187人次,其中承担院级协议项目3项,所级协议项目1项。10月份,接待了院级协议来访的俄罗斯科学院经济所所长格林贝戈和副所长鲁宾斯坦因,举行了“授予格林贝戈‘俄罗斯专享会294官网版荣誉研究员称号’仪式”,他们分别做了题为“经济社会动态的概念”和“制度变革”的学术报告。8月份接待了所级协议来访的匈牙利“世纪末”经济研究所董事长Péter Heim先生等4人,在香山饭店举办了“中国——匈牙利经济社会发展比较国际研讨会”,并赴上海参加了俄罗斯专享会294官网版陆家嘴研究基地举办的“第六期金融时代沙龙——欧盟走出经济危机之路学术研讨会”。2013年我所学者应中联部和中央统战部的邀请,为外单位接待的代表团授课4次。

   (九)扎实做好科研辅助工作

    1、研究生培养在所领导的大力支持下,经济系进一步建立健全了教学规章制度,坚持从严治学、管理强系的理念,圆满完成了2013年教学、招生以及研究生管理等工作。2013年,经济系新增聘硕士生导师6名。录取博士生14名、硕士生8名,港澳台学生10名。学科涉及政治经济学、中国经济思想史、西方经济学、经济史学、发展经济学等5大类,共30多个研究方向。全年有7名博士生完成了学位论文答辩,顺利毕业获得经济学博士学位;8名硕士生完成了学位论文答辩,顺利毕业并获得经济学硕士学位。

    2、图书馆及网络中心工作。20133月,图书馆与原所网络中心合并。在做好文献和网络保障工作的同时,加大了文献信息资源服务的力度,在分馆建设规划、古籍整理和普查等方面的工作都取得了较大进展。

全年采编、入库中文新书47364922册,外文新书1538565631册;订阅外文报刊106种,中文期刊415种,中外文报纸58种。接受各界赠书325种、517册。装订中外文期刊合订本554册。编辑定期报告98份,总字数达80万字以上,在经济所网站发布的同时也被其他网站转载。

对馆藏《题本》抄档进行了全面整理和统计,对抄档的总数量、各类数量以及朝代分布等内容进行了统计,得到了准确的数据,为今后进一步进行整理和研究以及出版奠定了基础。

    顺利完成全部馆藏古籍的普查编目工作,为全院可移动文物普查奠定了基础。全馆古籍合计7328种,60576册。

建立健全网络规章制度,制订了经济所网络管理章程,完成了所网站界面与后台管理系统的升级改版,提高了网站运行和管理水平。

 三、坚持以提供优质服务为宗旨,管理工作成效显著。

    绕管理强所战略,着力抓好各项管理工作,为科研工作提供有力保障。

(一)精心抓好行政后勤管理

    资产管理规范有序。年初,根据各处室需求,制定全年电子产品和办公用品采购计划,并坚持和完善每月和季度报表制度。完成了各处室电子设备及办公耗材的采购任务,申报了图书馆专项政府采购项目,启动了公务用车报废和采购程序。继续清理固定资产账目,做到物品采购、登记入库、采购清单初审和终审全过程实现专人负责,账物相符。整理物资库和财务凭单库,将长年积累的废旧物资分门别类进行清理,对更新下来的电子产品,能用的调剂使用,不能用的集中管理,以便后期报废;对几十年积累下来的财务凭证进行清理规范,财务办公环境得到明显改善。同时,通过各种方式的学习培训,使负责此项工作的人员,掌握了相关采购知识,熟悉了政府采购流程。

    财务管理严格正规。一是加强创新工程经费管理。对我院实施创新工程以来财务管理的新制度和新规定,工作人员及时领会精神、学习研究,一丝不苟贯彻落实。强化制度管理,加强对创新经费使用的自查,在管理和程序上出现的问题,及时修正,并对原有制度进行了修订补充,使之更加切合工作实际,更加有利于优胜劣汰和激励机制的形成。二是加强预算外经费管理。立足现有条件,在政策规定允许的情况下,充分发挥所内资源优势,为所里争取最大收益,今年预算外收入与前两年基本持平并略有增加。坚持预算外收入全部进入会计室财务帐,每一笔支出都由所长办公会集体研究决定,实现规范管理。

    物业管理取得成效。17月份,下力气对2号院内水、电、气管网体系进行整治,理顺了院内各单位职责分工,完成大小维修项目5个,初步解决地下书库渗漏问题。由于办公楼设施老化,水电故障时有发生,水工、电工能够认真履行职责,及时排除故障,有效减少和避免了事故危害的发生。完善安保制度,在全面实行安保责任制的基础上,进一步加强日常管理和督促检查,为科研工作提供了可靠的安全保障。10月份,邀请专业人员组织消防技能培训,进一步加强了干部职工的消防安全意识。积极协调解决708所改建工程中涉及我所的矛盾问题,有效的维护了所里利益。配合院服务局,实现了物业管理的顺利交接。精心筹划、主动沟通,协同院财计局、基建办完善确定了办公楼的装修加固方案。 

    服务保障精心到位。积极主动与院里和地方相关部门沟通协调,较好的解决了新进所单身职工的住宿和户籍管理工作。圆满完成了全所冬季取暖费报销工作。保证了一年一度的干部职工体检和女同志专项体检工作。精心组织了干部职工休假活动,切实保障了干部职工的合法权益。在公务用车紧张、车辆状况普遍较差的情况下,想方设法、克服困难,基本保证了全所的公务用车和老同志的急需用车,全年没有发生违规事件和交通事故。按照相关规定收发文件,初步实现了文件收发电子化,确保了信息畅通和文件正常流转,并为下一步的电子化管理打下基础。

   (二)、切实提高老干部的服务管理

1、领导重视是做好老干部工作的保证。离退休干部是经济所“三支队伍”中重要的组成部分,所党委对离退休干部工作高度重视,不定期地召开会议,专题研究离退休干部工作问题,想方设法筹措经费,为老干部排忧解难。及时向离退休干部传达中央和院、所重要会议精神,认真听取他们的意见和建议,充分发挥他们参加所建设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每逢重要节假日,所领导都分头带队看望慰问离退休老同志,分管该项工作的所领导专程去医院探望生病的老同志,参加老同志的遗体告别仪式,并慰问逝者家属,充分体现了对老干部的尊重和关心。

2、健全制度是做好老干部工作的基础。通过在实际工作中的不断摸索研究,逐步形成了工作计划制度、信息管理制度、联络制度、看望慰问制度、健康老人奖励制度、祝寿制度、秋季体检制度、春游秋游制度等行之有效的工作机制,保障了工作的正常开展,得到了老同志的赞扬和好评。

3、强化服务是做好老干部工作的关键。我所离退休同志数量多、年龄跨度较大、患病及空巢老人多,每个人的情况各不相同,做好离退休干部工作的难度较大。针对这些实际问题,工作人员强化服务和奉献意识,想法设法克服困难,在工作中采取个性化、多层次管理,根据不同情况制定科学合理的工作预案,尽最大力量为每名离退休同志提供周到细致的服务。

4、支部建设是做好老干部工作的桥梁。合理制定离退休支部活动计划,坚持支部活动制度化、经常化,所里主动配合、积极支持,为活动提供便利。支部活动形式多样、内容丰富,有学术研讨会、经验交流会、健康和法律知识讲座、有奖征文、参观见学等。各支部还建立了支委分片联系人制度,通过这个联系网络及时通报信息,支部书记及时向所里反映老同志的思想、生活状况以及老同志的诉求,加强了所领导与老同志的沟通,确保了工作畅通,提高了工作质量。

   (三)注重加强青年人才的培养管理

多渠道引进人才。由于我所年龄结构不够合理,近两年退休人员较多,出现了岗位缺编、科研储备人才短缺的情况。所党委充分利用现有政策,集思广益,本着“合理配备、优化结构、强化素质”的原则,积极引进青年科研人才,逐步优化科研人员的年龄结构与知识结构。利用多种途径向社会公开发布招聘信息,通过资格审核、笔试面试、专家评议、查阅档案、考察政审、体格检查、党委研究等程序,严格把关、择优录用。先后与多所高校和兄弟院所沟通协调,引进急需人才。2013年共招聘青年人才6名,引进科研骨干1名。此外,还根据学科建设需要聘任一些编外研究人员,充实科研力量、提升科研能力。

    全方位培养人才。通过“传、帮、带”,“压胆子、搭平台”等方式方法,培养提高青年科研人员的业务素质。充分调动和发挥他们的积极性、主动性,激励他们敢于探索、勇于创新,拓展新的研究领域,形成新的研究优势;鼓励青年科研人员作为主持人申报和组织课题研究;打破论资排辈的旧习惯,支持低职高聘、敢于让青年人挑大梁;利用院、所的各种优势,主动提供有效的载体和平台,促进青年科研人才成长,充分展示他们的科研能力和学术风采,扩大他们的学术影响力。